盛泽纺企竞夺国际市场“话语权”
发布时间:2007-11-16  浏览次数:2426
 

恒力集团年产20万吨的超亮光丝项目1月份正式投产,织造能力已居亚洲第一,化纤产品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50%,并应邀参加国家化纤产品相关标准的制定;盛虹集团年产40万吨的超细旦丝项目6月份即将投产,进一步确定全球“超细旦丝专家”的地位,并参与印染行业相关标准的制定;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18日在深交所上市,“绸都”诞生第二家上市的纺织企业……今年以来,盛泽纺织企业纷纷“显山露水”高调进军国际纺织品市场及资本市场,竞相争夺国内、国际市场的“话语权”。

“没有夕阳的产业,只有夕阳的技术,传统的纺织产业更需要高科技!”盛泽镇党委书记盛红明告诉记者,今年以来,盛泽纺织企业继续加快装备更新升级、产品结构调整、科技自主创新、精品品牌打造和标准体系建设步伐,实现纺织产业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提升,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拓展传统产业的升腾空间。前4个月,全镇新增先进喷气、高档喷水织机近3000台,设备提档升级势头不容抵挡。恒力集团在德国法兰克福、日本大阪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,正在申报全国名牌,德伊长期聘请日本专家现场指导,华佳集团、福华织造加快功能性面料开发,盛虹、新民的记忆性面料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,凭借一流的装备和技术,绸都的纺织品已经与国际接轨,出口量占产能的50%。随着恒力、鹰翔、盛虹等规模企业直熔纺项目投产,盛泽镇的化纤产品年产能已经达到140亿吨,恒力集团开发了大有光、全消光、超亮光丝等高端差别化产品,盛虹集团研制了小于0.34DPF的超细旦丝,新民科技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TMT调整卷绕头,盛泽镇的化纤产品已领先国际市场同类产品,恒力集团等企业开始向日本及欧美国家出口化纤长丝,改变了原来化纤原料依靠进口的局面,并取得国内化纤长丝产品的定价权,从源头上打造盛泽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。

“去年全镇纺织品的平均单价提高0.74元,今年我们的目标还是每米布多卖1元钱,多赚1元钱,这样的增长潜力才是无限的!”盛红明说,现在盛泽纺织企业已经不再追求量的扩张,而是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,前4个月,纺织业产量没有大幅增长,而全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.4317亿元,同比增长59.9%,科技创新对产业及社会的贡献度明显提升。据了解,今年盛泽镇还将投入500万元鼓励企业自主创新,投入500万元鼓励织机“上楼”,投资2亿元建设纺织后整理示范区,走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的科学发展之路。

盛红明表示,目前盛泽已经有多家企业启动上市计划,东方丝绸市场的纺织面料价格指数正在完善,盛泽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,以人才和资本为抓手,打造国际化的纺织业制造中心、贸易中心、信息中心、价格形成中心、研发中心和标准中心,让绸都纺织企业从原来的“发言权”逐步提升到“话语权”、定价权,培养更多的百亿企业、百强企业和百年企业。

 

区镇发展交响曲点评

争权夺利,这句话,对于企业来说,是非常重要的,人们不会也不能从道德层面上对企业的这种行为进行评判或者指责,因为企业的商业追求与社会道德体系是有区别的。

过去人们更多地认为企业就是要追求利甚至为利而活着,其实并不全面,完善的企业,不仅要求利,还要争权。权利权利,有时候只有争到了权,利往往才能最大化。单纯的求利行径,即使求到了利,那利也往往是很小的。

在市场国际化、经济一体化、信息全球化的今天,善谋的企业,具有眼光的企业,企图做大做强的企业,争权是第一位的。在自己的行业内,具有一定的话语权,固然不错,但如果没有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,别说无缘于利润最大化,企业无法走向世界,连小本经营能否保住可能都很难说。

盛泽的纺织企业星如棋布,纺出的布匹灿若云锦,盛泽也号称中国第一布市。但是,这么众多的企业,有多少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真正的话语权,还是值得盛泽企业思量的。前几年,国际纺织品市场行情滑坡,就曾严重影响到盛泽的纺织企业,许多企业曾因之困惑、叹息。如果说这也是“殷鉴”的,那么殷鉴并不太远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殷鉴呢?一个极其简单的原因,就是因为你在国际纺织市场上没有话语权,只能听任市场的摆布,而不能“摆布”市场。

现在,盛泽人对国际市场话语权已经有了充分的认知,并且有了向国际市场“争权”的行动。固然可贺。应当说,盛泽其实拥有“争权”的实力,关键是要有“争权”的眼界、魄力与行动,同时,还应当上升为整个盛泽的“团队”意志,精诚团结,协调动作,避免孤军奋战,虽挫不馁。争到这样的权利,或许就能主导国际纺织市场,而不是让国际市场来主导企业。

恒力集团年产20万吨的超亮光丝项目1月份正式投产,织造能力已居亚洲第一,化纤产品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50%,并应邀参加国家化纤产品相关标准的制定;盛虹集团年产40万吨的超细旦丝项目6月份即将投产,进一步确定全球“超细旦丝专家”的地位,并参与印染行业相关标准的制定;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18日在深交所上市,“绸都”诞生第二家上市的纺织企业……今年以来,盛泽纺织企业纷纷“显山露水”高调进军国际纺织品市场及资本市场,竞相争夺国内、国际市场的“话语权”。

“没有夕阳的产业,只有夕阳的技术,传统的纺织产业更需要高科技!”盛泽镇党委书记盛红明告诉记者,今年以来,盛泽纺织企业继续加快装备更新升级、产品结构调整、科技自主创新、精品品牌打造和标准体系建设步伐,实现纺织产业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提升,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拓展传统产业的升腾空间。前4个月,全镇新增先进喷气、高档喷水织机近3000台,设备提档升级势头不容抵挡。恒力集团在德国法兰克福、日本大阪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,正在申报全国名牌,德伊长期聘请日本专家现场指导,华佳集团、福华织造加快功能性面料开发,盛虹、新民的记忆性面料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,凭借一流的装备和技术,绸都的纺织品已经与国际接轨,出口量占产能的50%。随着恒力、鹰翔、盛虹等规模企业直熔纺项目投产,盛泽镇的化纤产品年产能已经达到140亿吨,恒力集团开发了大有光、全消光、超亮光丝等高端差别化产品,盛虹集团研制了小于0.34DPF的超细旦丝,新民科技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TMT调整卷绕头,盛泽镇的化纤产品已领先国际市场同类产品,恒力集团等企业开始向日本及欧美国家出口化纤长丝,改变了原来化纤原料依靠进口的局面,并取得国内化纤长丝产品的定价权,从源头上打造盛泽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。

“去年全镇纺织品的平均单价提高0.74元,今年我们的目标还是每米布多卖1元钱,多赚1元钱,这样的增长潜力才是无限的!”盛红明说,现在盛泽纺织企业已经不再追求量的扩张,而是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,前4个月,纺织业产量没有大幅增长,而全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.4317亿元,同比增长59.9%,科技创新对产业及社会的贡献度明显提升。据了解,今年盛泽镇还将投入500万元鼓励企业自主创新,投入500万元鼓励织机“上楼”,投资2亿元建设纺织后整理示范区,走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的科学发展之路。

盛红明表示,目前盛泽已经有多家企业启动上市计划,东方丝绸市场的纺织面料价格指数正在完善,盛泽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,以人才和资本为抓手,打造国际化的纺织业制造中心、贸易中心、信息中心、价格形成中心、研发中心和标准中心,让绸都纺织企业从原来的“发言权”逐步提升到“话语权”、定价权,培养更多的百亿企业、百强企业和百年企业。

 

区镇发展交响曲点评

争权夺利,这句话,对于企业来说,是非常重要的,人们不会也不能从道德层面上对企业的这种行为进行评判或者指责,因为企业的商业追求与社会道德体系是有区别的。

过去人们更多地认为企业就是要追求利甚至为利而活着,其实并不全面,完善的企业,不仅要求利,还要争权。权利权利,有时候只有争到了权,利往往才能最大化。单纯的求利行径,即使求到了利,那利也往往是很小的。

在市场国际化、经济一体化、信息全球化的今天,善谋的企业,具有眼光的企业,企图做大做强的企业,争权是第一位的。在自己的行业内,具有一定的话语权,固然不错,但如果没有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,别说无缘于利润最大化,企业无法走向世界,连小本经营能否保住可能都很难说。

盛泽的纺织企业星如棋布,纺出的布匹灿若云锦,盛泽也号称中国第一布市。但是,这么众多的企业,有多少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真正的话语权,还是值得盛泽企业思量的。前几年,国际纺织品市场行情滑坡,就曾严重影响到盛泽的纺织企业,许多企业曾因之困惑、叹息。如果说这也是“殷鉴”的,那么殷鉴并不太远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殷鉴呢?一个极其简单的原因,就是因为你在国际纺织市场上没有话语权,只能听任市场的摆布,而不能“摆布”市场。

现在,盛泽人对国际市场话语权已经有了充分的认知,并且有了向国际市场“争权”的行动。固然可贺。应当说,盛泽其实拥有“争权”的实力,关键是要有“争权”的眼界、魄力与行动,同时,还应当上升为整个盛泽的“团队”意志,精诚团结,协调动作,避免孤军奋战,虽挫不馁。争到这样的权利,或许就能主导国际纺织市场,而不是让国际市场来主导企业。

电话:0512-63523338    邮件:esilk@163.com    微信:18962575927
地址: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舜湖西路366号    苏ICP备08110454号-13